內容簡介
什麼是AKB48?
為什麼是AKB48經濟學?
是什麼成就了AKB48?
我們從AKB48身上學到了什麼?
誰是操盤人,他有什麼厲害的?
2005年在日本秋葉原誕生。2007年知名度大增。
2009年人氣爆發。2010年成為主流偶像團體。
AKB48已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偶像團體。
讓人不思議的AKB48!
★連續七張單曲銷量突破百萬張,在CD銷售全面下滑的時代,簡直不可思議!
★帶來400億日圓直接經濟效益,800億日圓的間接經濟效益,衍生經濟效益300億日圓,總計產生高達1500億日圓的效益,在景氣低迷的日本,創下奇蹟!
★在日本本國衍生出SKE48(名古屋)、NMB48(大阪)、HKT48(福岡);再擴及海外,成立姊妹團JKT48(印尼雅加達),SNH48(上海),旋風不可擋!
成立之初的AKB48,初期發展幾無知名度,每天來到秋葉原劇場觀看她們公演的人數寥寥無幾,讓擁有250個座位的劇場,顯得異常冷清。但是製作人秋元康獨具慧眼,看準通縮不景氣年代的年輕人消費需求,以及抓住音樂產業獲利模式發生變革的機會(2000年以來,CD及錄影帶的獲利來源已經瓦解),相信演唱會或現場表演將成為偶像團體賺取營收的主要方式。
他抓住御宅族的心理,也抓住產業變革的機會;他打破傳統偶像的經營模式,也打破傳統偶像表演、營運的方式,最後,終讓AKB48快速地在不景氣的日本經濟中竄起。
《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深入淺出解析AKB48的經濟學現象,更與之前日本當紅的「小貓俱樂部」、「早安少女組。」的商業模式對照分析,讓讀者透過「偶像經濟學」的現象,更加了解AKB48女子天團的成功真相。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江裕真
輔大管研所、中央資管系畢,曾任財經雜誌編輯。
譯有《M型社會》、《一本讀通杜拉克》、《再貴也能賣到翻》、《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壽司幹嘛轉來轉去》、《現在就開始 芬蘭式教育》等商管及實用書,以及《灰色的彼得潘:池袋西口公園6》、《G少年冬戰爭:池袋西口公園7》、《非正規反抗:池袋西口公園8》、《追想五斷章》、《算計》等小說。
目錄
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
素人偶像的創意行銷效應
導讀/推薦 粉紅色AK47──另眼看AKB48 詹偉雄
導讀/推薦 無限的付出與無盡的改進 黃子佼
導讀/推薦 偶像怎麼會和經濟學扯上關係? 張瑞昌
導讀/推薦 AKB48讓日本樂壇再起漣漪 吳建恆
導讀/推薦 AKB48的臺灣啟示錄 王祖壽
譯者序 數字天團的人氣為何超越早安少女組。?
序章 由偶像認識日本經濟
第1章不受景氣低迷影響的商業模式
有虧損心理準備的低票價公演/網路普及與音樂產業模式改變的影響
鎖定年紀輕、收入低的御宅族客群/AKB48與小貓俱樂部的異同點
早安少女組。繼承了小貓俱樂部的商業模式/從小貓俱樂部與早安少女組。身上,可以學到什麼?
/讓人覺得「搞不好我也行」/不景氣時,演歌手和偶像歌手命運大不同
寶塚歌劇牢牢抓住了核心客群
第二章 通縮不景氣造就了AKB48
何謂通縮文化?/網路盛行產生的消費行為
「心智的消費」已成了社會現象/不景氣催生出偶像團體
在黯淡的社會情境中綻放光芒的偶想們/「萌」與「療癒」心態背後的真相
通縮文化與厭消費
通縮不景氣中的希望之光/偶像雖有人氣,但不足以拉抬經濟
第三章 AKB48 抓住御宅族的消費市場
御宅族的消費對象是「符號」/通縮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
/零零年代的想像力結晶/御宅族的形象由負轉正
/AKB48為什麼能一枝獨秀?
第四章 AKB48的體制朝日式雇用制發展
偶像業界的體制猶如日式雇用制/相撲道場與演藝經紀公司有幾分相似
AKB48總選舉制度下的排名哲學/重視入口的透明度及與歌迷的互動關係
愈資深、表現愈熟練,薪水愈高/刻意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事安排
偶像的年齡增長與終身雇用制
第五章 偶像團體的經營與管理
藉由集團化分散風險/偶像的企業化組織
綁售與分售各有什麼好處/AKB48其實並非綁售
AKB48商業模式的弱點
第六章 要走在地化,還是全球化?
從外縣市走向大舞台的管道/年輕世代回歸本地
本土偶像的時代到來了嗎?/次文化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海外御宅族文化的發展
第七章 偶像高齡化之後,怎麼辦?
宛如鄰家女孩般的小故事/AKB48的角色分類座標
AKB48的未來課題與策略/誰能成為AKB48的成員?又能做多久?
後記
自序/導讀
欣喜推薦
AKB48的成功原因當然很多,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她們能吸引到如此多的粉絲,正在於她們「公開的不完美」。每個少女各自努力,運用真實生活裡的傳記累積自己的粉絲,終而創造出難以置信的黏著力。
──詹偉雄 文化評論家、《數位時代》雜誌創辦人
《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一書的誕生,不只驗證了一些我的觀察與理解,更讓大家有機會明白成功的策略與哲學,很多事不是一蹴可幾,更忌東施效顰!
──黃子佼 跨媒體創作人、資深哈日族
若以管理的角度分析,這其實是日本高校野球甲子園精神的延續,而AKB48正是一支為了帶給顧客「感動」而存在的棒球隊。
──張瑞昌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前《朝日新聞》客座研究員
因為AKB48,讓日本樂壇再度進入女子偶像團戰國時代,仍努力維持地位的「早安少女組。」、二○一二年暴衝的「桃色幸運草Z」等等,究竟是用何種商法?這本─《ABK48的格子裙經濟學》或許可以給大家一些答案,也說不定。
──吳建恆 《就是愛JK》、《娛樂e世代》主持人
《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一書中提到的每件事,都讓人聯想到臺灣。不知道我們有沒有一位像田中秀臣這樣既是學者,也是歌迷的熱血教授,可以從周杰倫或五月天創造的經濟學切入,也為通縮時代陰影下的臺灣,開出一帖在地的良方?
──王祖壽 知名樂評人、廣播節目主持人
精采推薦搶先讀
無限的付出與無盡的改進
黃子佼
AKB48被多數人注意到時,她們已經走紅了。但她們怎麼開始的?臺灣為何辦不到?其背後,公司的投資、經紀單位的整合、女孩們的毅力與堅持,多數人根本不會在意,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有志之士實在該好好理解一下這個團體,對於想進演藝圈,想和她們一樣發光的女孩更該知其所以然,而非只看光鮮的表面而已。所以,《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這本書的誕生,不止驗證了一些我的觀察與理解,更讓大家有機會明白成功的策略與哲學,其實,很多事不是一蹴可幾的,更忌東施效顰!
首先,從《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這本書中,我們先來看看背後操盤手。日本多年來有幾位家族性藝人的操盤手,他們都是藝人轉戰幕後,不但能表演更能創作,靈感也是源源不絕。比如紅極一時的小室哲哉,打造安室奈美惠、華原朋美、TRF、GLOBE等藝人與團體,或是淳君打造早安家族各團體。
但打造AKB48的秋元康可是跨世代哈日族的熟面孔,也是歌壇幕後黑手,上至美空雲雀,下至早年女子偶像團體小貓俱樂部,再到現在的AKB48,都是出自他之手。他作詞的作品在日本歌壇超過數千首,功力可感性亦可青春勵志,加上在演藝圈不懈的奮鬥、付出與存在,地位與能量不可取代,當然,比起其他只是躍躍欲試但無深厚功夫的操盤手,他來得更接近成功。
再者,是AKB48這個團體不斷的努力與累積的成果。AKB48體系以秋葉原這樣的3C與動漫市場為基地,將宅男或男士當做主要對象,以小劇場低票價規律的天天開秀曝光,他們也肯認賠,但一路累積女孩們的人氣與表演的經驗,雖然這樣的固定成本極高,但誠意十足,甚而感動消費者,讓他們願意全心跟隨。
這般付出後的成功機率,當然大增。以上這些部份,在《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中的第一章裡有非常詳細的敘述,包括分析小貓俱樂部或早安少女組。與AKB48的同異之處,尤其小貓俱樂部成軍於...
內容試閱
有虧損心理準備的低票價公演
AKB48的最大特色,也是與其他偶像團體有著決定性差異的地方在於,她們從一開始就在秋葉原擁有一個名為「AKB48劇場」的專屬演出場所。
AKB48於二○○五年冬天開始在秋葉原舉辦公演,根據紀錄,一開始的門票是坐票一千圓(以下均表日圓)、站票五百圓。
全球的門票都在漲,以流行音樂的演唱會門票來說,要價一萬圓也不足為奇,但AKB48劇場的門票定價,卻堪稱低得可以。
門票便宜歸便宜,劇場卻打造得很用心,劇場總經理甚至可以打包票地說:「這種規模的劇場,沒有一家的設備像我們這麼齊全的。」據估計,光是劇場本身,所花的成本是以億圓為單位計算的。
AKB48的公演中所使用的全都是原創歌曲,全部出自既是總製作人也是作詞家的秋元康之手。他先委由多位作曲家為每場公演創作近千首曲子,再從中挑選十幾首寫成新歌。
公演的內容也是原創的,編排與舞台監督則由曾與「SPPED」、「早安少女組。」等團體合作過的各界知名人士參與,並且長期實施課程訓練。
所有成員都會穿著相同服裝,而且每次公演都會變換不同服裝,加起來近百件,服裝樣式同樣也是原創設計的。這樣算起來,每次公演的花費約為三千萬圓至四千萬圓。
不過,AKB48劇場共有兩百五十個座位,門票若以千圓計算的話,就算全部坐滿,一次公演所能獲得的銷售額也不過區區二十五萬圓。就算每天都公演,應該也是必虧無疑。
很明顯的,這樣的價格策略,鎖定的對象是聚集到秋葉原那些年紀輕輕、沒什麼錢的「偶像御宅族」。
後來,AKB48劇場的門票曾多次調漲,目前已漲到男性觀眾三千圓、女性與高中生以下兩千圓。由於人氣驟然上升,現在變成要在網路上以報名、抽籤的方式才能買到門票,而且也不再賣站票了。
AKB48的盛況和所謂的通貨緊縮(物價下跌)的經濟環境相反,公演的基本收費反倒隨著人氣的上升漲為原本價格的二.五倍。但是和當紅藝人的演唱會或專業演員演出的舞台劇門票比起來,還是便宜許多。
無論是身為總製作人的秋元康,還是劇場的營運負責人,接受雜誌採訪時都表示:「劇場的經營需要龐大資金,目前尚未獲利。」
這是AKB48的人氣已經很高的二○一○年時的事。
成立時的AKB48幾無知名度,每天來看公演的人也稀稀落落。擁有兩百五十個座位,卻只有幾個人來看,對於初期尚無其他收入來源的AKB48而言,每個月毫無疑問都是慘虧。
目前隨著AKB48的人氣高漲,秋葉原AKB48劇場的門票也成了「白金門票」,只要運氣不好沒抽到籤,就買不到門票。位置比較好的門票,在網拍可以賣到滿高的價錢。
AKB48的門票定價固然漲了一些,卻還是維持低價路線,這很明顯是一種策略。
網路普及與音樂產業模式改變的影響
自二○○○年代起,音樂產業的獲利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直以來以CD或錄影帶的銷售為主要獲利來源的模式已然瓦解,變成以演唱會或現場表演為賺取營收的主要方式。
舞台劇一向是以現場演出為主要收益來源,但現在就算是歌手,也無法單靠賣專輯維生,而變成要以現場演出做為拓展營收的主要方式。
自黑膠唱片問世以來所盛行的商業模式轉變了,這不外乎是因為CD的銷量變差。各種歌曲被大家在網路上非法上傳、自由下載。付費下載也就算了,問題在於,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明知違法,卻還是照樣非法下載不誤。就算音質或多或少沒那麼好,反正外行人的耳朵也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