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來自冥王星
人類科技探索浩瀚銀河中
最遙不可及底
邊緣地帶
──《我來自冥王星》
在這本詩集之前,電影與紀錄片是王明霞的主要創作領域,除了大學時期曾以戲劇及小說獲得校園文學獎,她的創作皆與文學無涉。然而寫詩,並非為了向文學靠近,或者只是為了走向內在的自己,證實那些同步存在於日常的呼吸。因為不想解釋,所以寫詩。這些隱匿了某些無法言喻的詩,象徵了一個個來自遙遠星球的訊息。
《我來自冥王星》,集結了作者近二十年來創作的詩,約七十餘首詩。分為:「告別的年代」、「後來的夏天」、「時間的情節」、「大路」等四輯。這些詩作本身,就像時間的印記,紀錄了寫詩之人從最初毛胚般略顯粗糙的少時習作.一路寫進人生中場的風景。或有小兒女情懷,或有時局興嘆;或有寫實,或有寫意。同時也像是一場近半生的瀏覽與回憶、一種私密的自我表述:關於「人生」這個議題底下延伸出的種種感觸。面對某些無以名狀或無可彌補的缺憾,詩可以療癒、或綴補那些缺口。
因為詩,蜉蝣於天地的滄海一粟,與這世界的浩瀚,有了那一點美好的靈犀。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王明霞
導演、編劇、錄像與裝置藝術創作者、電影編劇講師。創作之電影劇本多次獲得新聞局劇情長片輔導金。
影像作品:《鑄字人》紀錄片(2012∕公共電視與國家文藝基金會專案補助)、《安藤忠雄藝術館》紀錄短片(2010)、《憂鬱森林》電影短片(2008∕新聞局電影短片輔導金)
編劇作品:紀錄片《VuVu的咖啡田》(2013)、電影長片《街角的小王子》(2010)、Discovery紀錄片《台灣人物誌-劉金標》(2005)、電影長片《心靈之歌》(2003)、電影長片《心戀》(2002)、紀錄片《霧鹿高八度》(2001)、紀錄片《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沉默了》(2001)、電影長片《夜奔》(王蕙玲合著,1998)
譯者介紹
目錄
只有生命才能安慰生命 霍建強
告別的姿勢 黃俊麟
輯一 告別的年代
寂寞與盛夏的窗有三說
消息
這樣.而已
等待無盡
獨坐
中年對飲
陽光下尋找真理
無題
不在現場
大河
如果戰爭不在遠方
潮騷
廣場
逃生方向
流離的島
丈量田中央
告別的年代
Control
未竟的姿勢
輯二 後來的夏天
有一天
淚
給M的斷簡殘篇
那些未命名以及未完成的
午後假寐
她在離開的那天同時死去
窄巷
夏夜微笑
人間
後來的夏天——給父親
思華年
三首
樂之錯覺
氣息
一顆種子的飛行假想
輯三時間的情節
花季
靠近德布西
葉說
月光
安靜並且緩慢地墜落
盲
時間兩首
晨間練習曲
樹語
絕版
春光.乍洩
罪行
寫你
鍾情
午夜小酒館
夢在水鄉澤國裡徜徉
時間的情節
葬
過時
小星星變奏曲
輯四 大路
Intimacy
我告訴過你
引力
大路
我是
人生的 練習
喜歡
詩人
愛情
安息
馬戲團之夜
我來自冥王星
語川
眼眸深處
水手之歌
幸福
繁花
送行
如願
伊甸園
化詩
身後
特別收錄
讀上北樓
詩二首
後記
自序/導讀
推薦序
告別的姿勢∕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星洲廣場》主編、小說家 黃俊麟
明霞的詩作大部份可說是自己的心情記錄和寫照,除了少數幾首明顯涉及現實的課題(如〈不在現場〉、〈如果戰爭不在遠方〉)外,其餘的無論是描寫生活瑣事(〈午後假寐〉、〈獨坐〉、〈人間〉、〈安靜並且緩慢地墜落〉、〈小星星變奏曲〉……)、分別或別後重逢的心緒(〈未竟的姿勢〉、〈消息〉、〈中年對飲〉、〈有一天〉、〈後來的夏天〉……)、傷逝過去時光和理想(〈無題〉、〈大河〉、〈時間的情節〉……),在我看來,都與回首、記憶有關。
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本詩集無疑是一種告別過去的姿勢,而「悼念」是唯一的主題──那些年輕飛揚的熱情理想、信仰堅持、青春情事再也不復返,若非用文字、以詩「留給遺忘一點證據」(送行),埋藏的記憶早已說不出具體的事項,徒留懊惱神傷。
以上所言純屬揣測,雖然從事文藝副刊編輯十餘年,但坦白從寬,至今我仍不懂詩。
總覺得詩人摘取的吉光片羽,就像是靈光一閃的意念,難以捉摸。我只好用斷章取義的方式拼湊明霞的詩句完成這篇言不及義的觀後感,「一個不留神,很容易被誤讀為∕故作姿態底留白」(那些未命名以及未完成的),為免說得太多錯得更多,丟人現眼,還是就此打住,讓「回憶如霧∕漫過傾圮底時間長廊,輕手躡足∕沿過往線索拾階而下」(時間的情節),往歲月的未知處踟躕走去,一轉眼,竟已來到後青年期的末端,感慨青春的尾巴早已失去,接下來要面臨的是過早的中年心境。
今後我們還得「將中年的卑微喝盡」(中年對飲),再次上路,「在逐漸遠行的路上曳成一道歲月∕淡淡爬過的記憶毛邊」(送行),期待下次相逢,可以微笑共話清風明月。
各界推薦/推薦序
電影導演、演員 戴立忍
城市作家 王浩一
創作歌手 徐佳瑩
誠摯推薦
明霞的詩也正是這樣老老實實又認認真真地談天說地,用文字、用意象、用氣息,將我們帶入她用一種詩的張力所營造的世界,去體會她形神互動、思言並行的某些衝動。」-霍建強
「這本詩集無疑是一種告別過去的姿勢,而「悼念」是唯一的主題。」-黃俊麟